WorldACD每周空运趋势2025——第46周
WorldACD 每周航空货运趋势(第46周)
受东南亚至美国需求激增推动,运费持续上涨
根据WorldACD市场数据的最新数据显示,由于本月底黑色星期五和感恩节需求,亚太地区至美国和欧洲的即期价格进一步上涨,带动全球平均航空货运费率持续攀升。同时,亚洲内部往返的货运量和运价均有所增长。
亚太地区起运的平均即期运价在11月的第二个完整周(第46周:11月10日至16日)环比上涨4%,达到每公斤4.11美元,同时来自这一制造业强区的货运量在这一关键零售期继续增长(环比1%)。
从亚太地区到美国的即期运价较上周再度上涨4%,达到每公斤5.51美元,这主要是由于日本货运量(环比增长16%)和即期价格(上涨10%)在日本为期一天的全国假期后恢复,此外,韩国(上涨13%)和越南(上涨8%)的运价也同步上扬。然而自四月底以来,亚太地区至美国平均即期运价持续低于去年同期水平,第46周运价较去年同期低11个百分点,其中降幅最大的国家包括日本(同比下降31%)、新加坡(同比下降19%)、印度尼西亚(同比下降19%)、越南(同比下降17%)、韩国(同比下降10%)和香港(同比下降8%)。
正如上周所强调的,2024年最后几个月,亚太地区的出口市场(例如前往美国和欧洲的航线)因中国电子商务出口量激增,经历了异常强劲的需求以及运力紧张,特别是来自中国的货物。因此,今年的运价同比参照对象是去年的高价位,按历史标准来看仍然相对较高。
自四月份起,尽管美国对来自中国及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的进口商品实施了更高的关税和最低限额限制,该地区至美国的航空货运吨位同比(YoY)仍显著高于去年。虽然来自中国大陆(同比-2%)、香港(同比-16%)和韩国(同比-10%)的吨位在第46周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但整个地区的吨位同比仍增长了6%。
从东南亚到美国的强劲增长
在过去六个月的大部分时间里情况都是如此,这要归功于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出口地到美国的货量同比大幅增长。事实上,根据WorldACD的最新分析,10月份从东南亚(SEA)起运到美国的需求同比增长了40%,为今年迄今为止月度同比增长最高的数字。今年前十个月,从东南亚到美国的货运量同比平均增长了近26%。
相比之下,中国大陆和香港至美国的年初至今(YtD)货运量同比下降了近6%,而至欧洲的货运量则增长了约8%——部分原因是中国大陆和香港的空运出口从美国转向欧洲及其他市场。从东南亚(SEA)至欧洲的年初至今货运量同比下降了近6%。
这些数字部分反映了美国进口商寻求其他国家供应商作为中国货源替代品的趋势。对于某些国家和地区,例如台湾地区,这也部分反映了今年对高性能半导体芯片(包括用于人工智能的芯片)的强劲需求。来自台湾的空运货量今年一直保持着约30%至50%的增长,来自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的空运也有类似的同比增长,这些国家的半导体及其他电子产品和零部件在空运出口中也占据重要份额。例如,在第46周,来自台湾、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运往美国的空运货物吨位同比增幅分别为41%、60%、37%和62%。
欲了解更多详情,请参阅 WorldACD 每周报告。
请访问我们的网站 worldacd.com
注册接收我们的趋势信息。
"* "表示必填项目
有兴趣了解更多
填写表格以获得更多信息或计划进行在线演示。
"* "表示必填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