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ACD 《2025 年航空货运趋势周报》--第 42 周
全球货运量在亚洲假期后反弹 +6%
根据 WorldACD 市场数据的最新周度数据,第 42 周(10 月 13 日至 19 日)全球航空货运量反弹,环比增长 +6%,这得益于中国 “黄金周 ”假期和亚洲其他假期结束后亚太地区货运量的强劲复苏。
第41周,受中秋节,台湾假期和韩国国庆假期影响,全球货运量一度环比下跌3%,但第42周货量环比增长6%,反弹力度强于去年同期。亚太地区货运量环比上涨14%,对比去年同期上涨8%,而此前一周货量曾环比下跌9%。WorldACD基于其数据涵盖的超过50万笔每周交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若剔除亚太地区的上涨行情,第42周全球货运量环比则仅仅小幅上涨1%。
全球平均运价也恢复到假期前的水平,根据即期和合约运价计算,周环比上涨3%,至每公斤2.48美元,这主要得益于亚太地区出口运价上涨2%,并且亚太地区货运量增长推高了高收益货物的比例。 这一价格略高于9月下半月每公斤2.45美元的水平,但对比去年第42周则下降了4%。即期运价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第42周环比上涨2%,至每公斤2.66美元;而即期运价同比则略有下降(-3%)。
亚洲需求复苏占主导地位
进一步分析第42周亚太地区假期后反弹情况,我们发现亚太地区至美国的货运量环比复苏尤为强劲(环比增长17%),尤其是来自中国大陆(+24%)、香港(+22%)、台湾(+24%)和韩国(+96%)的货运量,其中韩国出口的复苏得益于韩国中秋(10月5日至8日)和韩元节(10月9日)的国庆假期。相比之下,第42周亚太地区至欧洲的货运量环比反弹14%。
具体来看中国内地和香港,两地至美国的吨位低于去年的水平,而中国内地和香港至欧洲的吨位高于去年 - 主要反映了自美国取消对低价值美国进口产品的 “最低限度 ”豁免以来,从中国内地和香港出口的电子商务货量从美国市场转移到其他目的地。
中国至美国即期运价创六个月新高
定价方面,继上周下跌-4%之后,亚太地区至美国的即期运价出现反弹,环比上涨+7%,出口市场中:中国内地(环比上涨+19%)、日本(上涨+16%)、台湾(上涨+7%)和韩国(上涨+6%)的即期运价涨幅尤为强劲,而亚太地区至欧洲的即期运价则持平。
台湾和韩国至美国的即期运价上涨,本质上是恢复了前一周下跌的价格水平,但中国至美国的运费上涨,使该市场运费升至每公斤4.90美元,创下4月中旬以来的最高水平。这很可能反映了运力压力,部分原因是进口商试图赶在下个月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新一轮进口关税之前提前备货。 美国于10月10日宣布,将对中国商品征收新一轮进口关税,以回应中国对其 “稀土 ”出口的限制。
美国进口关税上调也导致近几周印度至美国航空货运市场极不稳定。 继9月下旬两周强劲增长之后,印度至美国的货运量在第40周和第41周连续两周下降,但在第42周强势反弹,周环比增长+13%,这得益于印度排灯节假期(10月20日至21日)--这个假期经常会对运力造成压力,并导致部分货物处理延误。因此,本周印度至美国航线的货运量同比增长+2%。这个假期经常会对运力造成压力,并导致部分货物处理延误。因此,本周印度至美国航线的货运量同比增长+2%。相比之下,第42周印度至欧洲的货运量环比增长+9%,较去年同期增长+11%。
注册接收我们的趋势信息。
"* "表示必填项目
有兴趣了解更多
填写表格以获得更多信息或计划进行在线演示。
"* "表示必填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