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ACD 《2025 年航空货运趋势周报》--第 27 周
美国独立日导致需求下降,又是动荡的一周
七月的第一周,全球航空货运需求下降了约-3%,主要原因是美国独立日假期导致北美货运量下降,但由于除北美以外的全球主要原产地货运量均有所增长,全球平均运价周环比(WoW)上升了约+2%。在 7 月 9 日这一关键的美国关税截止日期(随后被推迟到 8 月 1 日)之前,几乎没有迹象表明对美国的出口会出现最终的激增,尽管这可能也受到了美国 "国庆日 "庆祝活动的影响。
根据 WorldACD 市场数据公司的最新周度数据和分析,第 27 周(6 月 30 日至 7 月 6 日)全球吨位环比下降-3%,其中北美原产地下降-11%,亚太地区(-3%)、欧洲(-2%)和中南美洲(CSA,-2%)也有所下降。根据 WorldACD 数据涵盖的每周 50 多万笔交易,全球平均汇率环比上涨 2%,达到每公斤 $2.48 美元,价格同比上涨 1%,其中亚太地区的价格上涨了 3%。全球现货价格上涨了 +41TP5,达到每公斤 $2.65,与去年同期水平非常接近,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元兑构成美元指数(DXY)的世界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比一年前低了约 -71TP5。
相比之下,从中国大陆和香港飞往欧洲的货运量持续上升,6 月份达到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比 2024 年 6 月的水平高出 15%。中国和香港至欧洲的平均现货价格稳定在每公斤 $3.97 美元,与上月水平和今年迄今为止的平均水平相近,但同比下降了 3%。
以美元计算,第 27 周是自第 17 周以来全球平均汇率首次高于去年同期的一周,其中非洲(环比增长 11%)和欧洲(环比增长 7%)的环比增幅最大。亚太地区和北美地区的出境运价与去年同期相比也持平。第 27 周,来自中东和南亚(MESA)的平均运价比去年同期的虚高水平低-9%,但鉴于最近胡塞武装在红海袭击船只,这种情况可能很快会改变。
亚太地区到美国的波动仍在继续
在经历了三周的环比增长之后,中国和香港至美国的计费重量下降(-2%),环比下降-4%。但该市场的即期运价却上涨了 4%,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仍大幅下降(-17%)。同样,在经历了三周的温和回升之后,亚太地区整体运往美国的吨位在第 27 周又开始下降(-3%,环比),其中印度尼西亚(-18%)、日本(-9%)、马来西亚(-9%)和越南(-7%)的吨位降幅较大。但亚太地区至美国的即期运价却环比上涨了 3%,其中新加坡(+10%)和香港(+7%)的环比涨幅尤为突出。相比之下,第 27 周亚太地区至欧洲的吨位环比增长(+2%),其中最显著的是出马来西亚至欧洲(+13%)和出越南(+12%)。亚太地区至欧洲市场的即期运价也整体上涨(+2%),其中最显著的是台湾地区以外至欧洲的运价(+9%)。
这些模式反映了多种因素,包括运力和空运量从中美市场转向中欧和其他市场,特别是受 "微量 "规则变化影响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此外,还包括为赶在各种关税截止日期前完成的前置装运。
合同汇率与即期汇率之间的差距
亚太地区至美国市场即期运价市场份额的飙升反映出合同运价与即期运价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为承运商一直在努力使运力与需求相匹配,而由于关税形势的快速变化以及美国对从中国和香港进口的货物的 "微量 "豁免政策的终止,市场一直处于高度波动之中。今年年初,现货价格和合同价格基本保持一致,而到 6 月份,每公斤 $5.28 美元的平均合同价格比每公斤 $4.66 美元的平均现货价格高出约 131TP5。
更多详情,请参阅 WorldACD 周报。
注册接收我们的趋势信息。
"* "表示必填项目
有兴趣了解更多
填写表格以获得更多信息或计划进行在线演示。
"* "表示必填项目
